绿舟党建

党建动态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绿舟党建 > 党建动态 > 详情
返回

让东方绿舟那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在“疫”线

2022-05-02      浏览次数 : 834


  在社会面“动态清零”总方针下,在全市党员“双报到”的号召下,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的数十名党员青年化整为零,主动出击,在各处战场上坚守阵地,披甲而战,一个个党员光辉在艰难时刻熠熠闪耀,一面面党员旗帜在抗疫基层高高飘扬。

 

第一党支部党员潘建荣:抗疫志愿服务队的桥头堡

  潘建荣同志是东方绿舟初建时培养起来的党员,已有19年党龄。他身处疫情非常严峻的闵行区,小区陆续有70多名感染者。在大家恐慌不安的时候,他找到所在居民区总支书记主动请战,和其他20多名志愿者共同携手负起小区近千户居民的疫情协助工作。

他是“运输员”,小区每天做两次抗原,每两天就需开车绕远路去领取材料,这一领是几十箱,一运就是一个月。他是“搬运工”,为了打通“最后一百米”,他和三四名男同志肩扛手搬,将社区门口车上的保供物资取下,再用3个手推车一车车地送到67栋楼的居民门口,一送就是半夜。为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他提前做好摸排工作,一个个按下24栋楼每一户门铃,通知大家下楼做核酸检测。他是“宣传员”,耐心倾听抱怨声,细心宣讲政策音,精心做好防疫事,安抚情绪,安稳人心,安定秩序。他是“突击手”,主动请缨给隔离户和涉阳楼栋运送物资,义不容辞地给孤寡老人配药、购买米面蛋等生活物资……每个身份汇集成“党员”二字。

  忙碌辛苦而脊梁坚挺,身体疲劳而精神奋发。在志愿服务中,他服务时长达200多小时,成为志愿者队伍中每场必到的老大哥,身体力行地为大家展示了为民服务、勇敢奋发的党员风范。在疫情风雨中岿然不动,深入扎根小区防疫工作,潘建荣同志一个人就是一个阵地、一面旗帜!

 

 

第二党支部党员黄小峰:守护关键时期“米袋子”“菜篮子”

  黄小峰同志在这次抗疫中,敢啃硬骨头、敢接烫山芋,充分发扬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和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初心。有次大家在业主群里讨论,由于多日封控,家中物资缺乏,又无法外出采购,家里人口多的已面临断粮之危,大家都很忧虑。居委忙于落实防控各项措施分身乏术,“吃饭难”成为一块民生“心病”,不能等靠要,他四处联系,终于找到青浦区一家保供单位。为了让居民们吃到放心菜,从采购、消杀、运输、分拣到送货上门,他全程严格把关、各环节亲身参与,每天向居委报备物资、在群里公布流水,成为了大家公认的“黄团长”。责任重、强度大、人手紧、时间长,一个人忙活不过来,他跨前一步、主动求变,大胆向居委签署了承诺书,牵头组织起一支10余人的志愿者队伍,期间遭遇过不解、为难甚至诽谤而至身心俱疲,但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我不图啥,就希望小区的老人有米饭吃,小孩子有牛奶喝,看到大家拿到物资后开心的表情,我们志愿者心里也乐开花!”近一个月来,他协助居委会团购、运送了5吨平价蔬菜、2吨肉类、面油蛋奶及各类调味品等近9吨生活保障物资,充盈了大家的“菜篮子”,保障了居民的生活物资。他全力做好民生保障的“团长”事迹得到了居委的充分肯定和1700多户居民的大力赞扬。

  勇做抗疫逆行者、当好群众摆渡人。“黄团长”不求回报、无私付出的品格,奋发图强、主动求变的精神,斗志昂扬、舍我其谁的气度,折射出一名党员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忧民所忧的初心使命,也为这场同心战“疫”我先行、“我是党员我先上”做了最好的注解。

 

 

第四党支部党员邢建文:村里的临时党支部书记

  邢建文同志从3月30日临危受命成为周家港村抗疫临时党支部书记后,打响了一个多月连轴转的守土护家战“疫”。在2名人员核酸异常、队友成为密接的警报声中,“我在阵地在”誓言铿锵,他关键时刻顶得上、危机关头豁得出,毅然以一己之力担负起封控隔离区104户人家的后勤保障工作。面对千头万绪的后勤保障工作,他罗列了一张服务工作时间表,从早上4点多起床领取抗原、7点前组织好抗原检测上报、做好保供物资统计汇报,中午做些配药、换煤气罐等工作,下午协助做核酸检测、晚上收分物资,根据任务紧急程度进行了细化划分,从刚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井井有条,里面凝结了太多的经验和汗水。为了早点把物资分发到村民手中,他特地借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挨家挨户送,有天下大雨,一天湿了三次衣服,分发完已经凌晨一两点了;为了做好基本保障,他带领临时党支部成员一起,为村民提供米面蔬果保供物资订购、配送,开展紧急抢修、煤气罐配送等水电应急服务,关注封控期间村民的心理状态并及时开展心理辅导。人手不够,他冲锋在前,吃苦在前,恨不得把一个人拆成好几个用,几乎全身心都扑在防疫工作上。声音喊哑了,喝口水继续喊;肩膀磨破了,换一边继续扛,他巡逻的脚步遍布在整个村庄千户人家门口,劝导的沙哑声音也响彻在这片他成长的土地上,成为了大家的“主心骨”,也构筑起了村子最坚定的防疫“红色屏障”。他忠诚笃行、尽忠职守,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感染了很多人,一支有退休老人、热心村民、年轻租客的志愿者小分队慢慢拉起来了,大大纾解了抗疫压力。

  早出晚归而躬行不辍,千辛万苦而笃行不怠。这位有着10年党龄的90后党员说:“守好大家就是守好小家,我只是为自己的家乡献上一点微薄之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得知他女儿拉肚子的时候,好几位村民悄悄送来了药品,这一些细节让他十分感动。

 

 

第七党支部党员蔡珍:甘当燃灯者、争做巾帼红

  蔡珍同志在3月中旬第一时间到社区志愿者报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首“疫情无情人有情”的巾帼赞诗。

  她所在的老小区有21栋楼约1500人,老人比例很高。有一次,她给居民运送大米时,听到一位老太太说不知道怎么买菜。原来,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APP“抢”菜,也不会在微信群里团购接龙,如何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物资成为摆在她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她一边用自己的手机帮助老人购买物资,一边将问题反映给了居委研究解决方法。最后,在大家的思想碰撞下,一块块写有物资保障供应电话的号码牌挂在了小区门口,老人们自己打个电话就能买上菜了!等到菜来了,她们开通绿色保障通道,收取、消杀、运送一条龙服务,优先保障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物资。随着物资保障渠道的不断打开,电话号码牌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她还参与了社区环境消杀、物资运送等工作。特定工作是每天穿着“大白”,穿梭在不同小区进行核酸检测扫码工作,4月初还曾穿着闷气的防护服,11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协助宁波医疗支援队伍完成了3个小区5000多人的核酸采样扫码。

  同舟共济成胜利法宝,爱心微光成抗疫花火。“经历过去年郑州疫情,得到过别人的帮助,这次我也希望能成为一盏温暖的灯,去帮助到更多人!”她用细心丰富细节,用温柔传递温暖,甘当燃灯者、争做巾帼红,谱写了一曲守望相助、关爱帮扶的志愿服务之歌。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