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东方绿舟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试运行一周年。实训基地从2011年6月3日启动项目、2016年2月5日开工建设、2018年6月29日通过消防验收并于9月28日正式揭牌试运行。
东方绿舟实训基地试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通过预约方式参与安全实训的单位和群体络绎不绝,涵盖中小学生、亲子家庭、学校教师、委办局及企事业等单位和群体,截至2019年8月底,共接待中小学生419批次,84374人次;社会团体97批次,4506人次;安全实训总天数280天,最高日均接待达到1000人。
一年来,基地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遵循初中生基本安全实训和高中生深化实训,满足小学生参与体验训练和适应社会各界普及训练的要求。
基地实训围绕情境+体验,仿真实训;课程+活动,全员覆盖;共享+互动,延伸辐射。不仅要“说得懂”,也“会得做”。
8大主题:安全教育“全方位”
实训基地大楼建有实训体验区、综合演练区、自我评价和知识补充区、智能管理实训区五大功能区块,涵盖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消防安全、防空安全、轨道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日常生活安全、紧急救护八个安全教育主题,包含13个主题安全实训馆,5个综合演练馆、1个多媒体动漫训练馆、1个4D模拟体验馆、1个智能管理实训馆。
3+体验:安全教育“全景式”
“情境+体验”,仿真实训。实训基地的主题场馆是一个专业的安全知识教育场所,为有效进行安全教育课程和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提供了场所保障和硬件支持。
“课程+活动”,全员覆盖。实训课程方案设计涵盖实训场馆—区域名称—场景—实训内容—实施方式—设备清单等六要素。
“共享+互动”,延伸辐射。基地特色安全课程进入学校和社会,让更多的学校及同行也能共享安全特色课程学习。
4大渠道:安全教育“全过程”
在安全实训过程中,基地推出“练、训、赛、宣”科学培训方法。
“练”—组织体验式安全实训,学生学习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知识和技能
“训”就是主要面向各类学校师资和委办局安全干部开展集中的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这是根据实训基地建设运营管理要求,做到进计划、有组织、广覆盖的接待大学生、市民、国际交流团队等参加安全教育体验和实训。
“研”就是通过深入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着力打造实训基地优质教学人才队伍和多元合作模式。实训基地展陈项目建设初期,人才队伍建设为了朝着“专才走向通才”方向迈进,所有筹建组成员几乎每天头戴安全帽深入工地现场关注工程,放下安全帽就投入实训课程设计之中,克服了人才短缺、专业瓶颈的难题。
“宣”就是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安全教育,宣传我们的实训基地吸引更多的人群来参加安全实训。
为纪念基地试运行一周年,特地展开实训教学和专家座谈体验活动。
任重道远,未来的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将更好地发挥安全教育、素质拓展、示范引领的作用,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全国的公共安全教育基地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依据,推动安全教育的国际化互动。
(撰稿:潘民 图片:孙志衡 审核:沈彦)